人文素质实践系列活动之“品巴蜀文化,赏博物风雅—邮院学子进川博”
发布日期:2020-11-26 作者:文:刘洁 杨基云 尤柏静/图:刘洁 王萍 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提升学生人文素质,致力于课堂与实践相结合,我校的人文素质实践活动也长期在开展。2020年11月18日,我校40余名“小柚子”在学校人文素质中心和社团联合会·行知国学社的共同组织下来到四川博物院,开启了寻找文物背后的故事和文化的探索之旅。
四川博物院始建于1941年,现有院藏文物32万余件,位于成都市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同学们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情,在刘洁老师和社团组织者的带领下,分成四组,以小组为单位有序地开展参观学习。四川博物院共分为三层,一层以四川汉代陶石艺术展为主,展品多为粗旷古朴的汉代石刻艺术和陶塑艺术。二层由巴蜀青铜馆、大风堂(张大千书画陈列馆)、中国书画精品馆和瓷器馆组成。三层以藏佛之光、万佛寺石刻馆、古风雅韵工艺美术馆等区域构成,大多反映出四川的民风民俗。由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本次参观没有集中讲解员,但博物院内的自动讲解服务非常到位,每一处文物都有详细的讲解,同学们纷纷表示这种方式很好,可以反复收听反复吸收。在张大千艺术馆中,多组同学结伴观看的2D科普电影《五百年一大千》,通过视频方式对张大千的成就有了深入了解。参观工艺美术馆时,同学们对其中的玉器、雕漆器、竹雕、皮影、蜀锦、蜀绣等做了了解,了解到玉器、玉石下的古人对玉器中对人富含美好的祝福与对玉推崇的意义;感悟制作工艺繁多、精美漆器下的工匠精神。
博物院的参观学习后,刘洁老师和社团组织者带领同学们在博物馆旁的草坪上进行了有奖问答和活动感悟分享的互动环节。同学们对此兴致高昂,积极抢答,活动现场热火朝天,在活动的尾声,对于“参观文物的最大作用,和文物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同学们都分享了自己对于参观文物的感受和理解。许多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参观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了解到更多的历史文化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表示会将文物背后的工匠精神、人文精神等优良文化传承下去,树立我们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了自身的民族自豪感。
博物馆是终身学习的场所,这里收集着人类的记忆,这里珍藏着民族的灵魂,这里抵御着岁月的剥蚀,这里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一个生命因为有了记忆而更加精彩,一个国家因为有了记忆而更加厚重,一个民族因为有了记忆而得以延续。品巴蜀文化,赏博物风雅,期待每一个邮院学子都能将这份艺术的精髓传承下去!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