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花丝,绕指柔。提及银花丝,它无疑是成都文化瑰宝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与蜀绣、竹编、漆器并称为成都的“四大名旦”,同时也是成都非遗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五朵金花”之一。银花丝在制作工艺上不仅保留了平填花丝、无胎成型、烧珐琅彩、古法做旧等传统工艺,还运用了掐、填、堆、垒、攒、焊、编织等多种技法。一厘一毫的花丝上,都是匠人们对这一份上千年的技艺所做出的努力。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和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银花丝的制作技艺,传承匠人精神,2024年12月3日晚,通识教育部开展“银花丝韵·匠心传承”——劳模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第四期),此次活动由青年马克思主义研习社承办。
活动第一个环节由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传承人王晓璐老师为我们讲解银花丝的起源、流派及工艺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王晓璐老师的讲解同学们对这项传统技艺有了初步的了解。随后王晓璐老师给在场同学们展示了一系列银花丝作品,包括精美绝伦的首饰、生动有趣的摆件以及细腻入微的银丝画,每一件作品都如同一个故事,静静地诉说着银花丝艺术的魅力与深度。随着王晓璐老师讲解的深入,现场氛围愈发热烈,同学们对银花丝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也进一步加深。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银花丝体验环节,王晓璐老师与工作人员在同学们中间耐心地指导同学们制作银花丝。大家全神贯注地投入到银花丝制作中,每一次镊子的夹取、每一次银丝的弯折,都像是在书写自己与银花丝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件件初具雏形的银花丝作品在同学们的手中诞生,承载着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银花丝技艺的敬畏。
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领略到了银花丝的精妙工艺和精美造型,还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这一传统艺术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匠人精神。希望通过此次活动,银花丝的技艺及其所包含的匠人精神能够在新时代青年中得以传承与发扬。